新闻动态
图片新闻
视频新闻
通知公告
学术交流
技术进展
“镜”无止境,胃巨大肿瘤可以镜下解决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22年11月26日  

近日,我院消化内科成功开展内镜下胃体肿瘤全层切除术(EFR)。手术在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基础上,实现了技术的进一步拓展,这标志着我院消化内镜技术实现新突破。

72岁的张奶奶体检时疑似发现了胃间质瘤。经过进一步行超声内镜检查,患者于胃体上部(近胃底)前壁和后壁各见一处黏膜隆起,大小约3.5cm和2.0cm,病灶均起源于固有肌层,消化内科医生初步考虑为间质瘤。随后,患者被收治入住消化内科病区。

消化内科主任杨晓军接诊后认为,目前间质瘤有潜在恶变可能,根据NCCN指南,出现症状或超声内镜高危因素的胃肠道间质瘤(GIST)应尽早行内镜下切除。为此,消化内科开展了科内会诊,决定内镜下凿壁取“瘤”,实施胃体肿瘤全层切除术(EFR),同时为患者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

经过精心的术前准备,消化内科医疗团队为张奶奶进行了胃体肿瘤全层切除术(EFR)。术中,杨晓军主任发现瘤体和固有肌层黏连紧密,给予穿孔后彻底切除,利用金属钛夹给予荷包缝合封闭创面,避免了腹膜炎等并发症的出现。手术全程用时100分钟,术后患者病情稳定,恢复良好。

据消化内科杨晓军主任介绍,胃肠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一种相对罕见的肿瘤,起源于胃肠道固有肌层和黏膜肌层,常见部位为胃和小肠,结直肠及食道少见,该病占消化道间叶性肿瘤的大部分,好发于50-70岁年龄之间。GIST是一种低恶性程度的肿瘤,其相对恶性程度与大小密切相关。对于>2cm的GIST,建议直接手术切除。

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R)是通过“主动精准”穿孔,将向消化道壁外成长、与浆膜层黏连紧密的固有肌层肿瘤完整切除而后进行消化道壁修补的一种方法。该技术的诞生打破了消化道间质瘤生长深度对内镜下治疗的限制,相对于外科开腹或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保持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等优点。EFR对操作技术要求较高,手术医生需要具有高超娴熟的操作技巧和丰富的解剖知识,并能够熟练完成ESD和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尤其是具备修补技术。高级别的内镜手术亦需强大的外科保驾护航。

近年来,在杨晓军主任的带领下,我院已形成了一支技术精湛、服务优质、精诚团结、综合素质高的消化内科团队。目前科室以内镜微创技术为专科特色,成功实现消化内镜“4E技术”(ERCP、ESD、EUS、EVL)全覆盖,努力争创区域消化系统疾病诊治中心,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图文/詹鹏  编辑/孙炜  审核/杨居艳)


 
 
  网站首页 关于医院 医院动态 就医指南 全院科室 专家团队 医院文化 健康园地 合作共建  
  主办单位: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无锡分院 电话:0510-82402084 邮编:214105  
  CopyRight: www.wxxsh.net (2008~2023) | 苏ICP备2022024533号

苏公网安备 32020502000756号